解谜吉利入股戴姆勒:中国汽车出海迎新机遇

汽车新闻中国新闻网2018-03-05 10:59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中新网3月5日电 近日,由寰球汽车主办的“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国汽车的新机遇”论坛活动在京举行。来自政府、财经、媒体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从各自所在领域,围绕吉利入股戴姆勒集团这一热点事件给予了专业解读。并共同探讨了中国汽车在国际大背景下的新使命与新机遇,以及这一轮中国汽车走出去的目的与意义所发生的变化。

  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在致辞中针对吉利参股戴姆勒指出,世界汽车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场深度的变革,也处在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但这个十字路口并不是新能源、智能化、无人驾驶等表面现象,究其根本是人们对汽车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此外,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在过去的两年当中,发生了突飞猛进的质变,而中国汽车也需要在国际大背景下,世界汽车大趋势下探索发展机遇。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表示,全球汽车面临的大变局,首先是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带来的,将其总结为一主多翼。一主是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多翼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深度发展和高度融合。这样一主多翼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特征,给产业的组织方式、行业的分工、企业的管理以及从研发生产、流通到消费,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给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无论是经济全球化,还是中国对外开放,都进入了一个2.0时代。目前,中国汽车经过多年改革开放,已成为汽车生产、消费大国,但是大国不是强国,要想真正使中国的汽车行业强起来,就必须在提高汽车行业的技术水平,在跟上甚至引领汽车行业新一轮技术革命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汽车的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汽车行业正在发生变革,从浅层次来讲,印度东南亚一带等对汽车的需求,未来若干年一定会上升,因为世界经济还是在恢复的,汽车行业整体上讲是发展的。从中国市场来看,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高端化。

  对于吉利入股戴姆勒,李稻葵认为,李书福代表中国汽车在世界上不仅占一席之地,而且还通过他的运作,能够造福全人类,这是世界汽车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所在。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从自身在汽车领域的任职经历出发,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四十年里,中国汽车从过去的年产14.9万辆发展到年产2800万辆。可以说中国汽车对于整个工业体系起到强大支撑作用。

  他认为汽车工业有现在的辉煌成就最重要原因是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世界所有的大汽车公司几乎都在中国有合资、合作。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汽车目前存在大而不强、缺少核心技术等问题,这一切需要用改革开放的思维来解决。

  著名财经评论家、《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指出,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无人驾驶将作为物联网的构成系统出现,这将对整个汽车工业的冲击是颠覆性,至少表现在规模产能上,而汽车也将以出行移动终端形态出现。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从早年间的求人家带着玩,到后来跟着人家跑,到现在找机会要超越的艰难过程。吉利入股戴姆勒也给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从业人员、消费者做了一个很好的指引。为中国汽车发展提供另外一种跳跃、整合的发展思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晓明从产业发展大趋势角度分析,中国汽车产业现在正在处于一个革命性、转型的十字路口。随着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节能、环境等也不能单靠技术手段解决。其中,商业创新模式不失为一种发展趋势。

  他指出,汽车社会从10亿进入到20亿,意味着要从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产业和社会的主导形态,转向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汽车产业和社会的主导形态,没有这样一次模式的转型和转换,未来的汽车社会就无法实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汽车主导形态是石油加内燃机加传统的燃油汽车、高速公路;而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主导形态变为电力、电池加电机、电动汽车、车联网、自动驾驶以及生产方式的个性化定制,还有商业模式的革命性创新。

  在本届论坛中,四位学者除了进行专题解读外,就吉利入股戴姆勒一事分别提出四项建议。

  侯云春:中国汽车需要在“减量经济”上做文章

  吉利参股戴姆勒,合作是摆在首位的,关键是看双方的合作方向是向哪个方面倾斜,是发动机技术还是智能控制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车合作上,中国发展电动车的几个关键因素尚未解决,一个是锂电池动力技术,再一个就是矿产资源开采使用有限的制约。

  另外,如今中国千人汽车的保有量直线上升,国内汽车市场容量也趋近饱和,到了由“量”向“质”的转变时节,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对国内消费者在汽车文化和文明上的一个普及。

  首先就体现在汽车的使用效率上,经济学上有“增量经济”和“减量经济”的说法,眼下中国需要在“减量经济”上做文章,租车、共享出行就是最好的贯彻手段。从生产角度讲,量虽然减少了,但是效率是提高的,既节约了资源,从长远角度讲也符合行业健康发展的需求。因而,李书福入股戴姆勒,就是在决定未来汽车向移动出行服务上所做的前期投资。

  姚景源:李书福不是去当官,而是要融入戴姆勒集团

  首先吉利参股戴姆勒并不是说李书福要领导戴姆勒,而是借助此次与世界一流汽车集团的合作来学习其核心技术,以此融入全球汽车行业。

  再者,中国汽车行业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汽车年产量已接近3000万辆,2017年是一位数的增长,在之前几年都是两位数增长。今后一个汽车企业想要靠数量增长去获得发展、利润和成绩是很困难的。若一味地追求速度,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就会更加尖锐。

  中国汽车工业眼下要做的是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而在改革开放下涌现出的诸如吉利这样的企业,过去仰仗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支持,如今,是时候反馈世界经济了,走出去,融入全球汽车行业、融入整个世界经济就是一个最好的出路。

  水皮:传统车企要抛却历史地位的包袱和障碍 拥抱智能技术

  吉利参股戴姆勒我有两个参考建议。首先是要吸取智能手机挤占直至消灭普通手机成长空间的教训,以戴姆勒和吉利为代表的传统车企要想避免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或爱立信,就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潮流,而不是在面临巨大技术变革时,让过去的历史地位成为包袱和障碍。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就是要拥抱智能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等,同时还要跟进中国和美国等多方面的标准来制定新技术的发展时间表。

  第二是针对戴姆勒集团的一点建议,如今李书福领导的吉利汽车在国内市场有足够的话语权,其销售渠道的铺设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奔驰过去几年在中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如果可以借助李书福的经验,借助吉利在中国市场的实践,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其市场占有率还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随之而来的是戴姆勒集团业绩的提升,因此,吉利参股戴姆勒是一件好事。

  王晓明:个性化出行将成为互利共赢的关键领域

  李书福先生在每年的两会提案中都时刻关注汽车的社会发展问题,且这个关注有一个明显的发展变化,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先是受到家庭收入的影响,随之是城市限购、环境和能耗上的约束,再到如今开始向出行这个宏观的领域转变。

  在个性化出行方面中国还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而且这个空间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高端出行。吉利参股戴姆勒就是看中了未来在这个领域的建树,通过发挥戴姆勒在高端汽车领域的地位来为高端出行提供一整套服务方案。

  反过来说,戴姆勒对中国市场的需求是巨大且依然在扩张的,无论是自动驾驶技术还是在共享出行方面,中国都是戴姆勒推进先进技术和服务的试验田,因此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责任编辑:myedi]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