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杰(左一)正与第九医院医生进行康复训练探讨。
昨天上午,27岁的小杰带着几名重度瘫痪的病友,自驾前往厦门,用旅游的方式来庆祝今天的第25个国际残疾人日。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小杰自己也是一个双腿瘫痪的患者,无法正常行走,然而他用坚强和努力,不仅实现生活自理,考出驾照开上了车,还帮助了多名重度瘫痪的病友重拾生活信心。
三年前双腿功能意外丧失
前几天,记者来到位于市第九医院的“恰如家”活动中心,这里在进行针对重度脊髓瘫痪伤者的康复训练。
27岁的小伙小杰坐在轮椅上,一边熟练地操控着轮椅,一边忙着指导病友们。站立、拉腿、操作轮椅,甚至是带有技术难度的翘轮练习。如果不是坐在轮椅上,谁也看不出来,他是一个重度脊髓瘫痪者。
三年前,小杰因双腿无力去就医却意外被误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仅仅两三天之后,就因持续高烧引发脊髓炎,导致重度瘫痪,双腿功能丧失。用小杰的话说,当年自己才24岁,根本没有意识到病情如此严重,今生会与轮椅为伴。
出院后的小杰,整日生活在绝望中,拒绝走出家门。让小杰家人最担心的是,他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精神状态极差。
转变发生在2014年4月的一天,江北区残联的工作人员带着北京的瘫痪病友唐老师来到宁波,特意来看他。这是小杰生病以来第一次与外界接触,也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成了病友的康复老师
得知江北残联的“恰如家”康复中心即将成立,可以帮助实现生活自理和进行康复训练,甚至可以让自己“站”起来,这让小杰重拾了生活信心。
“当年深受触动的,还有唐老师会开车。”小杰说,虽然唐老师也是重度瘫痪伤者,但她鼓励自己,只要通过专业训练,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还可以帮到别人。从那时起,小杰决定像唐老师一样活着。
为了让自己“站”起来,2014年5月,小杰参加了“恰如家”第一期康复培训,从最简单的跪地动作练起。训练之初,由于腿部痉挛严重,连大小便也没法自理。小杰说,摔倒是家常便饭,正常人可以随意坐的椅子,他坐不上去。去卫生间如厕,自己更是做不到,心里特别痛苦。但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自己下定决心刻苦训练。每次训练,内衣都被汗水湿透。
“康复训练是一方面,最大的障碍来自心理,还是不想与人交流。”小杰说,在康复中心廉医生的指导下,自己才慢慢打开心扉。系统学习了两年,自己熟练掌握了生活自理技能。如今,担任中心生活独立训练主管和辅具应用指导老师的小杰,说家里的电脑已有一年多没有开机了,自己与过去彻底告别了。
考出驾照带病友们去自驾游
在“恰如家”训练时,小杰还结识了很多病友。看到他们跟以前的自己一样,大多数人挣扎在无望中。他决定尽己所能帮助他们。
此后,小杰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训练计划,帮助病友锻炼手部和上臂力量,加强手部精细化动作等练习,慢慢实现喝水、吃饭自理。他还指导病友如何使用滑动轮椅,甚至教会他们翘轮的使用,方便他们过沟过坎。
不仅如此,小杰还找到一些几十年没有出过家门的伤者,帮助他们来“恰如家”训练。对伤友来说,除了尽量做到生活自理,最重要的还是重塑自信心。
“‘恰如家’的本意是到了这里就是到了家。”“怡如家”的负责人吴岳麓说,小杰的经历始终激励着病友们,他不仅帮助本中心的病友,还带动其他省市的二十多名伤者,通过微信等交流平台,鼓励他们通过康复训练改变自己的生活。
2014年10月,小杰用半年时间学会驾驶,拿到驾照,开上了油门和刹车可以手动控制的专用轿车。“今年9月,我带着十个外省病友,组成车队去了广州、珠海和澳门旅游。”小杰说,这些病友都是在自己的鼓励下,才改变了封闭的生活。“世界这么美好,生活这么多彩,一定要带病友们出去看看。”按照明年的出行计划,小杰还将与十几名病友驾车去西藏,挑战川藏线。
“这个康复中心和小杰这样的榜样给伤者带来了希望。”江北区残联理事长朱吉介绍,目前已有24名重度瘫痪患者在“恰如家”实现生活独立自理,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这些努力自强的伤者。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