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创新能力近年实现了新提升。
2016年,北京研发经费支出达1479.8亿元,比2011年增长58.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左右,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16年以来的五年,全国在京单位主持完成的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项目近400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31%左右。全国“领跑”世界的技术成果中,“北京产”的技术成果占55.7%。
也因之,美国《福布斯》双周网站在其11月2日的文章中,引用全球商业资源公司“专家市场(Expert Market)”的年度报告称,在2017年全球最大科技城市排名中北京名列第一,超越柏林和旧金山;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也在同类排名中被列为第一。
排名第几并不重要,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官员和研究者表示,重要的是北京市近年围绕科技创新形成了一系列体制机制。以此为起点,北京下一步是如何在完善体制机制的同时,为国家创新战略提供更有价值的支撑。
创新之城的魅力
在中关村西区内,多年前的地下商业街已升级为“创业公社”,形成了“组合金融+全产业链服务+产业园基地”的特色化生态运营模式。一批批年轻创客在这里追逐梦想。截至今年3月,入驻该创业孵化器中的企业达1300家,“出孵”企业估值已过200亿元。今年1~9月,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技术收入4874.8亿元,同比增长19.4%。
据北京市科委统计,2016年北京市全年新增科技型企业8万家,平均每天新增200余家,占当年新增企业总数的比重为36%。
随着“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等一系列规划的出台,以重大专项为重点领域,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发展,一批支撑服务民生需求的“高精尖”科研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多项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令世界瞩目:
世界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和国内首款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星光智能一号”在北京研发成功并实现量产;
北京支持建设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创新基地;
机器人整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领域广泛应用;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新的千亿元级产业等。
今年5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研究组在《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人源剪接体的原子分辨率结构》。这是第一个高分辨率的人源剪接体结构,它揭示了剪接体的组装和工作机理,为理解高等生物的RNA剪接过程提供了重要基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与中科院微电子所的研发团队经过三年攻关,成功制备的国内首个80纳米自旋转移矩-磁随机存储器器件,关键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里,若干个“金属零件”整齐地摆放着。这些“零件”,有的像金属圆盘、有的像眼镜框。
“这些都是3D打印的金属零件,应用于大型飞机组装等。”实验室副主任汤海波说,相比于传统的“铸造”方式,3D打印可节省95%的原材料,指标也更加精准、材料更加多样,而且不易开裂。
主持这项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介绍说,这是一套轻量化且可快速投入生产的创新性工程应用,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对我国国防工程建设和大型机械制造具有战略意义。
不仅一大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在北京产生,这个城市,还吸引了众多世界顶级科学家的目光,吸引了一批留学海外的优秀科技人才回国效力。截至今年5月底,有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北京设立了研究院;截至2016年底,北京已累计吸引“千人计划”人才1653位。
围绕创新完善机制
“如果说处理器是一台机器,我们所做的就是为这台机器设计草图,我们是‘基础’的‘基础’。”中关村科学城内,安创空间首席执行官陈鹏向记者介绍说。
与传统创业孵化器不同,安创空间是为处理器企业提供专业孵化的“加速器”。企业不仅为处理器行业的初创公司提供实验室、技术指导等服务,自身还拥有一批涉及处理器软件代码等的核心专利。
据了解,2016年北京市科委挂牌16家“科技创新创业专业开放平台”,面向创新创业团队开放共享科技资源。
大唐网络、航天云网等国有企业孵化器突破原有服务模式,转型升级为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中航工业集团、北方车辆等军工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百度公司、数码大方获批国家工程实验室;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中国科大北京研究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相继成立。
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城一区”已成为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
为了解决轨道交通噪音问题,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用其持有的“博物馆安全监测与应急指挥专有技术”知识产权评估作价500万元入股科技型企业,其中30%归“劳保所”所有,70%奖励给核心技术团队。各方正合力开展地铁隔振、噪声地图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2014年以来,北京市先后发布《关于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京科九条”、“京校十条”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不少于70%的比例,用于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
中关村率先实施国务院“1+6”、“新四条”等政策,其中10余项试点政策在全国复制推广。以“股权激励”为例,截至2016年底,105项股权激励试点方案获得批复,405名科研和管理人员获得股权,激励总额约2.25亿元。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科研信用管理体系等为科研人员“松绑+激励”,科研人员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围绕商事制度、人才管理、金融创新等重点改革领域,中关村与中央有关单位共同开展70余项改革。仅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政策中,有10项为全国首创试行。截至5月底,通过新政为近500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了永久居留“绿卡”。
让创新为人民服务
2011年以来,北京的科技资源持续为新疆和田地区的发展提供“源头活水”,支持引导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技成果落地和田,筛选引进农作物新品种40多个,培训上千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据北京易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瑞芳介绍,通过精准培训和传帮带方式,该公司已累计培训技术骨干500人次,农户5000人次,提高了和田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户收入。
为了缩短早晚高峰时北京部分地铁的间隔时间,北京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掌握了一批列控系统的核心技术,搭建起一套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保障平台。在该公司的交通控制系统实验室里,记者看到,实验室内不仅有单一车体的操控演示,还有百辆车体的运行方案图。公司董事长郜春海说,科技型企业就要重视前沿科技的整合与市场化的运用,这些创新的落脚点都在于服务百姓生活。
新上线的“北京通”是“智慧北京”的统一入口,可以通过该平台回复百姓问题,成为百姓与政府沟通的纽带。在大数据工程连接等技术基础上,还将为百姓开放各类信息查询、推送等服务。
思源政务通集团北京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吕兆海表示,基于大数据、信息安全等技术,打通各组织的信息分享壁垒,最终服务百姓生活,这就是创新的意义所在。
五年来,北京市还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对燃气、热力、电力等“城市生命线”信息的实时监测;率先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形成20项国际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制定136项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筛选170项科技成果向5000家(次)医疗机构推广。
在京津冀协同创新领域,北京积极参与构建要素集聚、资源共享、上下游高效衔接、互利共赢的京津冀科技创新园区链,建设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创新型园区和区域创新中心。
五年来,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的54.4%辐射到国内350余个城市。在天津、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市,搭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合作站和技术市场窗口,共建“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和云南科技桥头堡。
北京市拥有58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103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引导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2016年出口企业1552家,开展境外投资企业150家,对境外直接投资额达248.3亿元。
创新发展中的北京,始终与百姓生活需求“同心”“共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是它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和重要使命。
站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起点,北京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正被激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