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学者:“去中国化”“阉割”台湾文创优势

港澳台资讯环球时报2017-12-25 08:02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派记者 尹彦】从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创意胶带,到已成为“文化地标”的诚品书店,台湾发达的文化创意(文创)产业一直是许多地区学习的范本。然而近年来,相比韩国和大陆文创产业的迅速崛起,台湾的比较优势明显下滑。有分析称,岛内当前的“去中国化”、意识形态挂帅,绝对会危害文创发展。

据台湾《中国时报》24日报道,韩流文创席卷全世界,台湾文创却在原地踏步。韩国半官方组织“文化产业振兴院”最新统计,今年韩国文创产业产值高达110.4万亿韩元(合新台币3.3万亿元),甚至与韩国半导体业产值相当。而相较之下,台湾文创产值连1万亿新台币都不到,“被韩流打趴”。根据台“文化部”的“2016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报”,2015年台湾文创产值仅8339亿元新台币,不到韩国的1/3,而韩国傲视全球的影视音产业,高达8826亿元新台币,相当于台湾全部文创产业产值;而韩国文创外销年产值2032亿元新台币,也狂胜台湾的890亿元新台币。

《中国时报》称,同样耗费十几年,韩国文创做出成绩,而且愈做愈好,台湾却只剩口号及口水,原地踏步,寒了本地文创业者的心,也寒了民众对当局的期待。此刻人们不禁纳闷:台当局这些年到底做了些什么?平心而论,绿营执政快两年,民众对文化政策却完全无感,看到的只有“文化部”在忙“转型正义”,到处办公听会、推动审议式民主,急着为中正纪念堂改名。而且各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整合,让产业发展没方向。

另外报道也提到,大陆近年来大力推动文创产业发展。光是互联网在线文创产业一年的总产值就有3000亿元人民币,预计3年后将翻倍。现今文创园区遍布大陆各地,大陆从1990年代开始建设文创产业园区,到2002年末,只有48个园区建成,然而2012年时出现井喷之势,达到1457个。2015年,正常运作的园区在2500个左右,并初步形成首都、长三角、珠三角、滇海、川陕、中部等六大文创产业聚集区。台湾文创公司董事长王荣文表示,大陆也在主打“文旅商”。文化特色加上观光旅游,能带动经济,像是许多的特色小镇、观光据点和历史古迹。加上大陆自己内需市场大,产值会越来越好。

“去中国化,自我阉割优势”。不少岛内文创界专家对台湾文创没落表示痛心。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理事长陈立恒表示,把引领华人文化圈的文化内涵搁置不用,便是去了岁月的累积,非常可惜。毕竟“文化是岁月与才情的有机生长”,刻意切割,反而丧失原有优势。《中国时报》援引岛内专家的话表示,台湾文创若能以中华文化为联结,密切寻求与大陆合作的机会,商机依然庞大,但目前两岸关系急冻,这条路行不行得通,要看台当局高层的态度,但“去中国化”、意识形态挂帅,绝对会危害文创发展。艺拓国际执行长曾国源认为,相较于韩国文化政策的持续性,台湾往往因政治因素造成文化认知及政策的翻转。另外,因无法建构起足够大的平台,“人才只能到处窜流,西进对大陆的文创产值带来提升,但这种‘影响产值’却无法估算为台湾的产值”。

[责任编辑:沭阳视窗]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