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网络)
日媒称,在中国可以“一夜暴富”的偷盗古墓行为可谓屡禁不止。古董收购商、盗墓团伙和中间人已经暗地里通过互联网勾结形成了完整的“产销”网络。其背景是近年来古董价格的攀升和当局保护文化遗产对策的滞后。
据日本《读卖新闻》12月12日报道,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在洛阳市郊区连绵的小山丘里有着众多古代皇族和贵族的墓葬。在记者去探访古墓的路上,周围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看到过很多“盗洞”。
报道称,《读卖新闻》记者辗转联系上一位盗墓者。这位男子说,每年的夏季到初秋是他们的“黄金时期”,那时候田里的玉米长到一人多高,形成了天然屏障,掩盖了盗墓团伙的行踪。由于古墓选址很讲风水,因此盗墓对相关知识的要求甚高。他们一旦探得古墓的准确位置便使用专业工具开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陪葬品一扫而空。该男子此前盗出的一件青铜器曾经卖到10万元人民币。他说:“因为太赚钱,所以停不下来。”
中国媒体曾报道,据国家文物局2005年的统计数据,中国被盗的古墓数量多达20万座,近年来恐怕更是有增无减,主要原因就是古董市场的火爆。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收藏的兴趣也大幅提升。电视台收视率超高的鉴宝和收藏类节目,也无形中催热了市场。
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统计,2011年文物和艺术类拍品的成交额达553亿元人民币。到2014年,虽然市场有所降温,但成交额也依然维持在315亿元人民币的高位。
报道称,在中国,藏家还热衷成立私人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成了盗墓者们销赃的好去处。有些私人博物馆在需要某个时代的特定文物时,甚至会通过中间人向盗墓团伙“下单”。
“私人订购”之外的盗墓赃物往往通过黑市进行交易。在洛阳市中心的一个收藏品交易市场,一位摊主对记者说:“这里买卖自由,大家对藏品的来路也都心照不宣,你不问我也不说。”
报道称,由于无法考证陪葬品的出土地点,盗墓对历史研究所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 说:“如果是考古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进行系统研究。盗墓让它们失去了科学价值。”
中国政府近几年来也开始强化对盗墓行为的打击,虽然没有官方数字,但安家瑶说,据推测每年都会有数百起盗墓案件被举报。
中国国家文物局今年8月也专门成立了防止盗墓和非法倒卖文物的“文物违法举报中心”,强化对文物的保护。但由于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历史遗迹分布广泛,保护政策无法彻底贯彻执行也是不得不承认和面对的事实。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