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一女大学生天天躲宿舍哭 还闹着要退学

江苏要闻扬州晚报2018-01-30 07:57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扬州19岁的女孩晓红(化名),去年6月份刚经历高考,从小娇生惯养的她不想去外地上学,可是父母为了锻炼她,为她选择了四川的一所大学。没想到的是,晓红入学后,百般不适应,经常躲在宿舍哭,也不与人交流,还闹着要退学。结果,经心理科医生诊断,晓红患上适应性障碍。

蹊跷

女大学生常躲宿舍哭,还闹着要退学

晓红去年高中毕业,高考考得不理想。晓红的父母觉得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需要锻炼,便给她选择了四川的一所大学读书。接到大学录取通知的晓红,很不高兴。到了九月中旬,晓红只能告别父母,坐上到四川的火车去读大学。

谁知刚去几天,晓红就天天打电话,说自己到集体宿舍睡不着觉。晓红父母觉得可能是生活没有习惯,过些日子就好了。接着几天晓红又抱怨同学之间关系不好,有时因为小事和同学发生矛盾,几天都不说一句话。晓红父母又劝她要乐观一些,要多和同学交朋友。再接着几天晓红又抱怨食堂的伙食差,不如妈妈做的菜好吃。晓红父母又劝她生活要将就一点,并答应她会抽时间看她,到时带妈妈烧的菜。

到了十二月份,晓红父母接到她班级辅导员的电话,说晓红常常躲在宿舍哭泣,有时出现旷课情况。晓红父母急忙赶到学校见到晓红。晓红觉得自己读书难以维持,并向父母要求退学。晓红父母征求辅导员的建议,带孩子回扬州休息。父母怎么也想不通,别人家的孩子都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为何女儿偏偏要退学?

原因

从小娇生惯养,患上适应性障碍

最近,在家人的建议下,晓红由其父母陪同到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心理科就诊。经检查,医生诊断为适应性障碍。在诊室中,晓红对医生说:“别的同学都在学校上课、读书和生活,他们好像很愉快,而我就像游离在大学门外,一只脚进去了,又缩回来。”

什么是适应性障碍?

扬州五台山医院心理科主任周朝昀介绍,适应性障碍是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的人格缺陷,产生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以及适应不良行为(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和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慢性心因性障碍。

“晓红自幼娇生惯养,因为家人对其百般宠爱,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通过交流,医生发现,在晓红家里,一家人除对其学习上有严格要求外,基本无须操心家中的任何事务。上中学时只知道学习,而对社会缺乏了解,性格内向,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是较低的。由于高考的失利,晓红对上大学产生消极的情绪,没有与父母在学校和专业进行有效沟通。加以父母急于锻炼和改变晓红的心态,也没有帮助晓红认真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入学后晓红很快就进入了适应不良的状态,不能积极应对,而且无谓地抱怨。晓红对大学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及人文环境都存在适应困难,人际交往的能力不足也不能让其寻找到有效的帮助。晓红陷入到焦虑情绪中,不能自拔。

专家

发病率仅次于抑郁症和焦虑障碍

“目前在大学新生中,适应性障碍发病率仅次于抑郁症和焦虑障碍,我也经常接诊到这类患者。”周朝昀表示,每个人都有适应环境的能力,但人与人之间的适应能力有所差别。

有的人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强,有些人环境适应能力则比较差。对于那些环境适应能力差的人,他们可能会常常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适应性障碍的表现有哪些?

以情绪障碍为突出表现的适应障碍:多见于抑郁者,表现为情绪低落、沮丧、失望,对一切失去兴趣,也有以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心悸、呼吸不畅等为主。

以品行障碍为突出表现的适应障碍:多见于青少年,表现为侵犯他人的权利或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逃学、斗殴、破坏公物、说谎、滥用药物、酗酒、吸毒、离家出走。

以躯体不适为突出表现的适应障碍:以疼痛(头、腰背或其他部位),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或其他不适为突出表现,而检查又未发现躯体有特定的疾病,症状持续不超过半年。

以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为突出表现的适应障碍:患者原来工作学习能力良好,但突然出现工作能力下降,学习困难等。

以社会退缩为主的适应障碍:比如不愿参加社交活动、不愿上学或上班、常闭门在家,但不伴抑郁或焦虑。

如何治疗适应性障碍?

适应性障碍的治疗重点应该是心理治疗为主,药物只用于情绪异常较为明显的患者。

药物治疗的作用是加快症状的缓解,为心理的治疗提供基础或合适的环境。

心理治疗主要是解决患者的认知模式和应对方式的问题。主要采取个别指导、家庭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方式。药物治疗则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以低剂量、短疗程为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不能放弃心理治疗。

专家表示,新生入学的第一年被认为是大学教育的奠基年。研究者发现,成功的大学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年的学习经历。第一年的适应不良可能导致新生学习兴趣淡漠、学习参与度降低、学习成绩不佳、人际关系出现障碍、精神和健康状态不良,甚至中断学业。不少学生克服重重困难进入大学校门,却因为不适应高校生活而终结了自己的大学梦。

因此,心理医生建议,家长和教师需要在新生入学前,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当作一个重要课题开展,将大学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向新生进行系统分析,对其进行应对方法和经验的传授,提醒新生有针对性地锻炼,提高自己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

[责任编辑:龙腾盛世]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