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 这三四年来,家住宝应射阳湖的黄女士(化名)左侧面部疼痛反复发作,却又找不着病因,痛不欲生。直到射阳湖镇中心卫生院医联体医院扬大附院(扬州一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薛贞龙坐诊,并再次经过检查后,发现其三叉神经中竟长了一颗米粒大小的肿瘤。
【病例回放】
三叉神经里长颗瘤,65岁女士痛不欲生
今年65岁的黄女士,因为左侧面部反复疼痛,成为射阳湖镇中心卫生院的常客。院长陈超说:“这三四年来,病人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些年,黄女士吃了大量的止疼片,却一点也不管用。她在宝应当地及周边的医院求诊,CT、核磁共振片拍了若干,却查不出病因。疾病带来的痛苦,让她整个人异常憔悴。
直到前不久,薛贞龙前往医联体基层医院射阳湖镇中心卫生院坐诊。陈超特地带黄女士前往就诊。详细地了解病史后,薛贞龙建议病人到扬州再做核磁共振检查。
“MR平扫+MRA+3D-firsta序列显示,3D-fiesta显示左侧三叉神经较右侧局部稍显密实,DWI局部呈中等信号,颅神经走行区未见明确血管压迫。头颅MR增强显示,左侧三叉神经脑池段远段局部呈小结节状异常强化,大小约0.3×0.2cm,米粒大小。符合三叉神经瘤诊断。”
短短的一段专业的诊断表述,却是薛贞龙花了整整一个晚上,将黄女士的影像片反复逐层观察研究后确诊的。“瘤体特别小,又长在神经里面,稍一大意就会被忽略掉。”
【医生析病】
天气突然变冷,三叉神经痛成多发病
连续几年的痛苦病根终于找到了,黄女士和家属在考虑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三叉神经为混合神经,是第5对脑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除了黄女士这种因为长有肿瘤而疼痛的特殊病例,更多的是三叉神经痛。
扬大附院(扬州一院)疼痛门诊专家张冬生表示,三叉神经痛是疼痛门诊经常遇到的病例,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内、外科病,这种病大多数在40岁起病,而且一般多发病于中老年患者,女性患者较多,当天气突然变冷或变热时会成为多发病。
前不久,他接诊了一位60多岁的女性患者。“她的三叉神经痛部位在下端,所以一直以为是牙痛。”那位患者接连拔了三颗牙后,原来的部位依然疼痛不已。她这才咨询了疼痛门诊。
“在其口角外侧,医学称‘扳机点’位置,我轻轻地用手滑过,病人都一打激灵,说是如放电似的疼痛,当时就确诊其患了三叉神经痛。”张冬生介绍。
找到了病根,张冬生为那位女患者进行了调整神经、药物等治疗。“因为发现得较早,病人治疗效果挺好,以前连水都艰难下咽,如今可以慢慢吃稀饭、软面包了,整个人也精神起来。”
【专家提醒】
别把三叉神经痛当作牙痛
那什么是三叉神经痛?如何与牙痛进行区别?张冬生表示,三叉神经对称分布在面部两侧,每侧有三支,主要管颜面、牙齿、角膜、鼻腔、口唇、大部分头皮和脑膜的感觉,所以三叉神经痛就发生在这些部位。常是面部一侧的一个或几个部位发病,双侧同时发病的极少见。
另外,三叉神经痛症状表现刀割、火烧、针刺或电击样剧痛,发病时突然开始,持续几秒或几分钟后立刻停止,停止后无任何不适症状。
三叉神经痛发病呈周期性,有的人几天一次,有的人几周、几月一次,病情严重的三叉神经痛可能一天数十次。有的患者每天的某个季节经常发病,过了这个季节就不再发作,然后来年这个时候又开始发作。
需要注意的是,三叉神经痛也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发病,如冷风吹拂面部、患者进食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咀嚼动作过于剧烈、说话张大嘴巴、洗脸动作粗暴等,都可触发三叉神经痛发病。
在发病初期,不少患者都以为是牙痛。张冬生表示,三叉神经痛与牙痛其实有很大的区别。“三叉神经痛的症状特点是突发突止,往往持续数秒钟或1—2分钟,发作过后的间歇期又完全正常,直到下一次碰触到扳机点又发作。”
张冬生提醒,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容易导致患者性格改变,所以家人要多关心患者,及早带他们去医院就治。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