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一对百岁姐妹花,妹妹102岁,姐姐104岁,两人有聊不完的话。还都爱喝两口,姐姐爱喝黄酒妹妹爱喝白酒。
11月9日上午,大丰区草庙镇新场村,102岁的施惠明老人在儿子的搀扶下,来到104岁的姐姐施惠娥家中,“老姐姐,好久没来看你啦!”亲姐妹见面,两人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出笑容。记者从市老龄委了解到,这是盐城目前极罕见的一对百岁以上的姐妹花,并且身体康健,精神很好,两人在一起,似有聊不完的家常——
家务做得很顺溜
不劳动就闲得难受
每天自己手洗衣服
蜂蜜每天喝一勺
“昨天上午我和妻子到大丰城区办点事,把电视频道调好,叮嘱母亲在家看看电视剧,结果我中午回家发现,一袋子花生全剥好了,一颗颗红皮花生仁放在竹筛子里。”67岁的黄建新是施惠娥的小儿子,和母亲同住,他告诉记者,家里的花生基本上都是母亲抢着剥,还有拣红豆、晒豆荚这些活儿,母亲都做得很顺溜。“你不让她做,她会趁你不在家,悄悄做。后来我们也就随她去,因为知道她不劳动就闲得难受。今天一早起床,她就沿着家门口的路,走了有一公里多。”
记者看到,他家后院有一个手动压水井泵,旁边摆着一盆刚抽上来的水。“母亲每天一早就在这里洗衣服,她不会用洗衣机,都是自己手洗。”施惠娥老人告诉记者,“我自己的羊毛衫,被面子,都自己洗,习惯了。我还喜欢把不用的羊毛衫拆掉,做被胎呢!”
问她冬天手洗,觉不觉得辛苦,她摇摇头,“现在这生活,实在太好了,我们过去,每天三顿能有米吃就不错了!有时候打粥汤,一勺子下去,捞不到几粒米。现在想吃什么都有。”在她桌上,还放着一瓶蜂蜜,老人说,“我每天吃一勺,放在以前,哪有这么好东西吃。”
姐姐33岁才嫁人
“好的看不上我,
差的我不愿将就,
跟现在好多姑娘一样。”
姐妹俩出生在海门盘龙镇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父母生育了9个孩子,施惠娥是家中老大,施惠明是老二,其中两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已去世多年。另外3个妹妹也是70~90岁的老人了,身体比较硬朗。据她俩回忆,当时家里有约400亩地,在当地算比较富有,但后来走下坡了。一年恰逢闹饥荒,父母响应民族实业家张謇兄弟的号召,到大丰落户。
家里孩子多,老大施惠娥读过几年书,也是家里的顶梁柱,33岁时才和在家做长工的黄志清成婚,生育了3个孩子,二男一女。“我33岁才嫁人的,那时候好多人十七八岁就结婚了,我嫁得很迟。”谈起这,施惠娥并不介意,并且笑着说,“我本来以为自己一辈子就在家帮父母干农活的呢。”问她这么迟嫁人,当时自己急不急,她打趣说,“好的看不上我,差的我不愿将就,跟现在好多姑娘一样。”
“母亲每天早上一碗稀饭,一个煮鸡蛋,中午都要吃点红烧肉或者炒肉丝,还要喝二两半的黄酒。”在厨房里,记者看到有两箱黄酒摆放在柜子上,“家里黄酒不能断,断了她着急呢!”黄建新说着,端起一只玻璃杯,比划给记者看,“离倒满就差一点,母亲每天必喝这么多。有几次我不在家,回来问她,‘酒喝没喝’,她说,‘我自己倒过啦,少不了’!”
妹妹出门要穿花衣裳
曾没日没夜织布养活儿女
现在用手摸索就能穿针
102岁的施惠明5年前从大丰裕华乡下的小儿子家,搬到了城区恒达小区大儿子杨朝宰家中。9日上午出门前,她特地换上了一套花衣裳,儿子问,“妈妈,这衣服会不会太花哨了?”她一脸认真地说:“人家还有老太太穿大红的呢,这不算花!”
考虑到母亲年龄大,爬楼梯不方便,杨朝宰特地买了一楼。“我17岁就去当海军了,后来转业回来,妻子因病在1976年就去世了。“家有一老真是一宝,我现在和母亲是相互照顾,家里有她,我不孤单,我这么大岁数,还能在母亲身边,是福气啊。”杨朝宰说,母亲一辈子勤劳,虽然没文化,但辛苦供他们兄妹几个都读了书,有的上了初中,有的上了高中,有的考上了大学。“养活我们不容易,最艰难的时候,看她没日没夜地纺纱织布,熬红了双眼,但等到布换回钱来,她又精神抖擞了,又开始没日没夜织布,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
听到这,施惠明感觉挺自豪,她认真地说:“我会刺绣、织布,孩子们的衣服、鞋子,都是我亲手做的”。直到如今,老人眼睛看不清,耳朵也不灵光,但只要阳光好,她就搬张凳子,坐在阳台里,开始缝缝补补。“我数过,母亲一上午能穿8根细针,她都是靠手摸,摸着摸着就找到针眼了。”
妹妹96岁时股骨头坏死
坚持要做手术
第二天就下床做康复训练
不愿成为儿女的负累
有件事对儿子触动很大。96岁那年,施惠明左腿股骨头坏死,几个子女不愿她动手术,怕她吃不消疼痛,因为有些这么大岁数的老人,上了手术台就没能下来。但她坚持,并反复劝子女,“你们不签字,我也要做手术,如果不做,我这条腿以后就废了,迟早也是你们的负担。”手术完第二天,她就忍着疼痛下床活动了,她说,记得医生叮嘱过,早点下床,有利于恢复。
“母亲长寿,我觉得也是有原因的,她一是勤劳,二是心态好。”杨朝宰告诉记者,父亲四十多年前就去世了,母亲一人虽然悲痛,但仍坚强,从不和儿女提伤心往事,看到人都是笑意盈盈。
丈夫曾是地下党
儿子也送去当兵
提起丈夫,施惠明慢慢述说起来,“他是村干部,人很正直,当过地下党,我从不拖他后腿。”她印象最深的是,在解放大中集(原大中镇)的前夜,身为地下党的丈夫去给部队送信,结果被谷振之的伪军打伤,休养了四五个月才好。
87岁的老人照顾102岁的母亲,在大丰恒达小区里,是件稀奇事儿。“我当兵早,没有为母亲分担家务,一直是个遗憾。家里生活艰难的时候,母亲还得了浮肿病,即便如此,上河工挑泥这些重活她也做,跟男人一样,从没抱怨过生活的压力大。”听到儿子说这些,一旁的施惠明笑了,“苦点没什么,能把你们都培养读书了,我就知足了。”
妹妹和姐姐一样
也每天喝点小酒
长寿老人在饮食上有何秘诀?她直言,吃饭不讲究,早上馒头、麦片、牛奶、面包、萝卜干、咸菜什么都吃,每天也喝上一两杯小酒。“前几年我住城里还不习惯,因为农村住惯了,我就喜欢出去走走玩玩,不喜欢关在家里。还好,儿子现在经常扶我到楼下转转。”
得知第二天能乘车到老姐姐家里,她前一天就很兴奋,“一年多没见啦,挺想她的。”临别时,102岁的老人还不忘感谢草庙镇政府安排的接送车辆,她紧握女司机的手,“闺女,辛苦你啦!我们这个岁数,很多人都不愿意带,怕出问题。”女司机听了,上前给老人一个拥抱。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