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霍启刚:第一次大会堂听报告 担心晚了没座

民生资讯北京青年报2018-03-08 08:59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听政协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感觉很震撼。”全国政协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这样描述他的参会状态。

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霍启刚从人民大会堂南门走进会场时被记者“围追堵截”提问,让他一度担心第一次参加全国政协开幕会就迟到。

昨日,霍启刚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他建议香港青年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更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谈政协委员履职

提案字数从三千精简到一千五

北青报:成为一名新的全国政协委员,来北京参会,你在参会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霍启刚:第一当然会向我父亲(编者注:霍震霆)问一下。虽然父亲也当过政协委员,但我们还是不一样,我被分到的是青联界别,而不是港澳界别。我在香港的青年团体服务多年,这次在青年组很开心的,听到很多新话题的讨论。而且,我要感谢全国政协,开会之前,有部级领导特地到深圳给我们几位新的港澳委员授课,讲解政协的定位和对我们的期盼。当然,准备提案时得有自己关心的议题,以及自己的研究和思考。我觉得最难的是把一个提案的字数从3000字精简到1500字,因为政协的系统只能上传1500字,我减了好几次。

北青报:参加青联界别的小组会后,你有什么收获?

霍启刚:每个人都有他们的所长和他们的关注点,大家都积极发言,不一定每次都能抢到发言机会。在讨论中,我也贡献了我对香港的观点。比如昨天一个内地委员谈道,有患者去看一个病,不同医院有不同的诊疗办法,复诊次数和住院时间都不一样。听的时候,我就在想,这种情况在香港是遇不到的,那么能否借助香港的医疗力量帮助国家进行医疗改革。比如几年前深圳政府牵头建的一所医院是由香港大学负责运营管理的,这种模式或许能复制到国内其他地方。当然,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一步一步来吧。

谈粤港澳大湾区

建议大湾区共办大型体育活动

北青报:那你关心哪些议题,这次带来了哪些提案呢?

霍启刚: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我关注香港如何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我认为这个与“加强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意义还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谈的是香港要融入内地,香港如何融入内地各方面的发展,最后希望可以变成一个整体。因此,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这对我们港澳来讲是很期盼的一个东西。

北青报:你此次带来的提案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了哪些具体措施。

霍启刚:我觉得文化体育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首先,从小孩做起,建立一项香港学校进入内地交流合作的机制,包括共同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和论坛。另外,我还建议大湾区一起举办一些大型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慢慢让大家觉得大湾区重要的手段。结合香港的情况来说,香港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场地不足,无论是开展文化活动还是体育活动。之前香港有一个报道,说很多玩音乐的人借不到场地,只能在一些工业大厦里边租地方搞活动,但是存在一些消防和安保问题。这就凸显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想聚、想举办活动,但没有场地,因此我觉得大湾区里边也可以适当有一些文体的设备设施,供年轻人活动,让他们通过在大湾区举办活动的方式跟内地交流。我们经常跟年轻人说创业你要看内地,只看香港的话你的“饼”做不大。可能对年轻人来讲,内地那么大,一下子了解无从入手,那么我建议先一步一步来,先进入大湾区,再以大湾区这个平台面向内地各省市。

北青报:你提到了香港青年人,你认为在大湾区建设中,他们能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霍启刚:我希望让更多香港青年人参与到大湾区里面,起码先了解,了解之后就会去寻找机会。大湾区对香港青年人而言本身是一个机会,但是政府不会强迫或指定谁去参与,青年人要自己勇敢地进去,去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机遇。另一方面,香港年轻人的国际化视野、专业服务能力和创意都是优势,能够带给大湾区动力和活力。

我那天跟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座谈时,她提到国家关于大湾区的大政策很快就出来了。政策出来以后,我们就要研究怎么在其中做更多的活动。前几天见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他特意跟我们几位年轻的委员说,“你们要为大湾区多做点事情,搞搞活动”。所以我和他已经约好了,说“我们先想想有什么可以做的,回到香港再向您汇报”。

谈香港青年工作

小部分人行为不代表香港青年

北青报:一些香港青年人因为极端言行受到两地舆论关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霍启刚:我的观点,第一,这些事情确实发生了。第二,我坚信这些只不过是极小部分人的行为,并不代表广大的香港青年人。大部分香港青年还是爱国的,想让香港好、国家好。大部分青年愿意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比如我在香港做青年人交流实习计划时,看到他们在实习回来后分享他们在内地实习的经历,都开心。离开内地之前,他们还会和内地同事抱着痛哭,不舍得离开。我有时候挺难过的,作为香港的一分子,有时候看到一些连带指责香港和香港年轻人的声音,其实挺想去解释、去辩护的,但是也没办法说那么多。我们不应该把焦点放在负面的极端行为上,人们越关注越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回响,还要做。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多宣传正面的消息和交流成功的例子。

北青报:如何增加香港青年人对祖国的了解?

霍启刚:我不想去评论和攻击人家,这个是没有意思的。我觉得还是通过一些手段,就是我们现在做的,增加年轻人对于我们国家的了解。如果大部分年轻人都为国家而骄傲,那个别的人和组织自然就没有生存的空间。我们要让香港年轻人知道,这个国家我们有个底线,这个不能触碰的底线就是“一国”。所以不管有什么人什么团体,提出什么想法和方案,我觉得这个底线是不可以动摇的。

接下来,我们需要让大部分的年轻人知道现实,知道他们怎么在国家的发展中给自己争取机遇。他们其实大学毕业,有可能还没毕业,他们还在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而我们有这个责任,搭建这个平台去给予他们机遇。

北青报:了解内地能改变部分香港青年人的想法吗?

霍启刚:我在这分享一个故事,那天和香港的一个委员聊天,他其实也很深入地接触过各种各样的香港年轻人。他有一位学生,以前是非常极端的,后来他也参加了去内地的实习,最后在内地找到工作,现在也生活得挺好。他向身边比较年轻、比较极端的朋友呼吁,说“你看,我是一个例子,我以前也这样做过,但是如果你用另外一种视野去看的话,其实我现在也发展得不错”。我相信香港年轻人真的要自己走出去接触内地,才能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

北青报:那么,未来你在香港青年工作的方向是什么?

霍启刚:深做细做。青年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未来,对于怎么扩大香港青年来内地交流的规模,就得让更多人愿意参与。因此,我们要按照他们这个兴趣爱好,去定制一些不同的“产品”,一个可以实现有效交流的产品,比如说,有爱踢球的,有爱唱歌的,有爱跳舞的,你能否用他们的兴趣点、他们的话题、他们热爱的东西去做交流。当然,交流不能形式化。后续的工作我们还是要更关注,就是去完内地以后,这些香港青年怎么保留着与内地的联系,怎么保留与内地朋友间的友谊。

本组文/本报记者 邢颖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责任编辑:沭阳新闻哥]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