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青岛电视台的记者通过明察暗访发现,名为“衣衣不舍”的旧衣回收组织以慈善捐赠为名义,从市民手上收集旧衣物,却作为商品卖往非洲。不少网友指责这是“挂羊头,卖狗肉”似的假慈善。
笔者于2016年6月到2016年12月底,曾经在东非国家肯尼亚,针对非洲的跨国二手服装贸易网络进行过长时间的跟踪调查,也与国内的衣物回收企业有过不少接触。上述发生在青岛的事件,固然有其在社会道德与行业伦理上要受到批判与指责的地方,然而透过这则新闻,有三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探讨:第一,在非洲的二手服装市场是怎样产生的,对当地又有怎样的影响?第二,以慈善为名义的服装捐赠,通过怎样一种方式完成了其由捐赠品向商品的属性转变?第三,这样一则新闻又暴露出我国乃至全世界在纺织品回收与循环经济上怎样的困境?
笔者将在过去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出口二手衣服总量高达40亿美元。由于受到统计口径的不同、漏报少报和走私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学者指出,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严重低估了全球二手服装贸易的总量。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数据中看出,发达国家是出口二手衣服的主力军,而发展中国家是消费二手衣服的主体。这其中,非洲是消费二手衣服的重要市场。有学者统计,在全球进口二手衣服的总量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进口数额约占总进口量的60%。
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显示,自从2009年起,中国二手衣服出口量在全球二手服装贸易中迅速攀升。其中,超过60%的二手服装最终出口到了非洲。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
二、非洲本土的二手服装市场及其影响
非洲跨国二手贸易的产生、发展,与殖民历史、非洲国家的独立热潮、新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等全球性的历史事件不可分割。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Karen Tranberg Hensen的考证,国际二手服装大规模进入非洲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战时大量生产、战后大量积压的军服,被英美的中间商以较低的价格大量贩卖到非洲,尤其是英国的殖民地如赞比亚、肯尼亚等国。
在此之后,随着欧洲经济在战后的逐渐复苏,欧洲家庭消费水平的提升,欧洲每年有大量的二手衣物被家庭所淘汰,这些衣物有些以“慈善”的名义捐赠到非洲,而更多地则是被中间商所收购,再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转手贩卖到非洲。
1963年独立后的肯尼亚政府强力推动进口替代工业,并开始禁止二手服装的进口,以发展本土纺织业与制衣业。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肯尼亚周边国家的动乱,大量难民涌入肯尼亚,一些国际组织开始引入二手服装以满足难民的生活需求,导致二手服装贸易逐渐在肯尼亚复兴。随着1991年新自由主义的施行,肯尼亚政府全面放弃了贸易保护与进口替代政策,跨国二手贸易也开始变得合法起来。
近年来,随着“快销时尚”的崛起,发达国家家庭的服装消费提速,服装更新换代的速度较以往更快,更多的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二手服装被贩卖到非洲。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近三四年来,来自中国的二手服装也开始进入到了非洲二手市场。
国际二手服装进入非洲,对非洲本土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跨国二手服装贸易也在非洲各国催生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以笔者做调研的肯尼亚为例,有特定的公司、个人甚至族群从事着与二手服装贸易相关的特定工作。而在几乎所有的肯尼亚城市与乡镇,都有专门用来交易二手服装的专业市场。由于埃塞俄比亚禁止二手衣服装的进口,在埃塞俄比亚与肯尼亚的边境地区,也存在着部分二手服装的走私网络。二手服装在非洲的受欢迎程度与影响力可见一斑。
二手服装生意成为了部分非洲国家重要的经济部门,甚至成为了容纳、消化失业者的重要产业。以肯尼亚为例,根据非洲教育发展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Africa)于2014年五月出版的一份报告显示,每年有超过100万的年轻人口进入到劳动力市场,而肯尼亚每年至少需要创造130万个就业岗位,来满足这一群体的就业需求。根据笔者在当地的调查来看,当地二手服装买卖的从业者与官员向笔者透露,肯尼亚全国至少有100万至200万劳动人口从事着与二手服装贸易相关的事业。
非洲本土的二手市场的历史与现状,远比笔者所描述的复杂与矛盾得多。限于篇幅原因仅仅介绍到这里。
在内罗毕仓库里堆积如山的二手服装。
三、公益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但也不必远离“铜臭”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中国每年产生约2600万吨废旧纺织品,而吊诡的是,中国大量纺织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供应不足的严峻问题。因此如何提升废旧纺织品的回收率,成为了重中之重。要解决这一矛盾,其中的要点在于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回收旧衣服的组织或团体,以及怎样看待旧衣处理这样的问题。
从笔者的调研资料来看,自2011年开始,中国旧衣服的回收行业经历了爆发式的成长。大量资本开始进入到这一领域。行业的快速扩张,导致了从业人员水准的参差不齐,同时也给衣物回收这一产业造成了混乱。例如,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打着“慈善”的旗号,和以“捐赠旧衣服到山区”为名义的旧衣回收公司、“慈善组织”等,有组织地免费从居民手中收集旧衣服,并在不告知捐赠人的前提下将其用于商业用途。
文章开头的新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这其实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公益事业的一个误区,即公益事业必须是免费的,其运营模式是不能带一丁点儿“铜臭味”的,否则,这便是假公益而非真慈善。然而从纺织品的回收来看。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即使是欧美国家,在回收、处理废旧纺织品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高昂的运营、物流、仓储等成本。如果欧美的旧衣回收组织不将其回收的部分纺织品进行商业化处理,那么整个旧衣回收的公益性事业将无以为继,这反而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以美国为例,其每年回收上来的废旧纺织品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第一,公益组织将10%到20%质量最好的二手服装、鞋子、手提包等在美国本土的二手店(thrift store)中进行出售。第二,40%左右的二手纺织品被转卖给中间商,并由其重新包装、打包成二手商品,出口到世界上其他国家。最后,剩余40%左右的回收纺织品交付给资源综合利用工厂进行处理,将其加工成纤维制品以重新利用、变废为宝。
美国的衣物回收组织在这一过程中,有出口二手衣服的商业化行为,其目的并非是为了自身盈利,而是为了克服回收、处理废旧纺织品的成本,其最终结果还是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而中国在旧衣回收的商业运营上,目前还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真正有志于服务社会的慈善与公益团体受困于高昂的物流、运营等成本,难以为继。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困难。
笔者认为,在中国,与其纠结于捐赠衣物最后是否真正被捐赠这样的“程序正义”,不如将关注点放在如何通过创新的旧衣回收商业模式,来达到提高废旧纺织品利用率的“结果正义”。事实上,现如今,中国的旧衣捐赠在国内完全是供大于求的情况。
笔者于不久前,采访了国内某旧衣回收平台的负责人。在此,笔者认为其商业运营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该平台是由几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开办的以旧衣回收为目的的微信公众号。在一开始,其创始人就认为单纯的公益行为,并不能有效解决旧衣回收难的问题。人们捐赠旧衣服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衣物更新换代的问题,能将回收衣物作为慈善用途仅仅是锦上添花。
因此,该微信公号在回收衣物时便明确说明,回收上来的衣物将作为商业用途,而非简单的公益模式。为了解决旧衣回收难的问题,他们采用快递上门取件的模式,自掏运费从居民手中收集旧衣物。虽然回收上来的衣物一部分也作为出口,但其目的并非是为了以此盈利,而是用来补贴高昂的回收成本。现如今,其每年回收旧衣物3000吨,才刚刚达到盈亏平衡的地步。而其真正的利润源自于其微信公众号的广告收益。由于其之前的项目运转良好,该平台目前也正在着手与联合资源回收公司共同开发二手纺织品的循环利用项目。如果这一业务能够被开辟,不仅为公司的运转提供了新的现金流,更是可以在客观上提高废旧纺织品的利用效率。
像这样的旧衣回收组织,虽不是真正的慈善组织,但是却另辟蹊径地为解决废旧纺织品回收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从根本来讲,其是在提前告知客户的前提下,以部分二手衣服的出口作为代价,而为未来的二手纺织品回收提供了条件。如果未来其能够成长到一定规模,其纺织品回收的业务也将有利可图,这也在客观上可以为提高中国纺织品资源循环利用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旧衣回收这一行业来说,通过这一渠道获取利润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相反,如果其利润是用来克服回收、处理旧衣服的各种成本,并可以促进我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事业,那么某种程度上的商业化操作是可以被接受的。
最后,笔者想说,我们不需要“挂羊头,卖狗肉”的假“慈善团体”,但是我们欢迎能够在客观上提高社会总体福利的盈利的“社会企业”。唯有此,提高中国资源循环利用率的目标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作者系美国杜克大学东亚研究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跨国二手服装网络)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