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闻,3名中国公民经越南芒街口岸回国时,被越南边检人员索要小费,发生摩擦后,其中一名男子被越南边防人员殴打致3根肋骨骨折。气焰如此嚣张,确实让人愤怒。但猖狂不是一天养成的,背后的原因值得分析。
此案性质相当恶劣,且不是孤例
网友的愤怒,不需要媒体去渲染,已经到达顶峰。2月7日,3名中国游客准备回国,仅仅是确认一下是否需要给“小费”(去的时候已经给过),就被七八个穿着军装的边防人员冲上来殴打,打完之后,又拉进办公室继续殴打。根据医院出据的诊断证明,其中一名游客右侧第3、4前肋及左侧第4前肋骨骨折,头、颈、背部多处软组织挫伤。
这只是3个普通的中国游客,他们也仅仅是低调地确认一下是不是一定要掏“小费”,就遭如此暴行,这是什么年代了?
就在去年5月,还是越南,还是边检人员,因为索要小费遭拒,竟然扣下一个孩子的护照,要求母亲交100元才能出关,在网友拍摄的现场视频中,有边检人员拿出了电击枪向游客挥舞。
因为小费问题,边检人员甚至掏出了电击枪
东南亚是中国游客出境游主要目的地。因为便宜。便宜也有困扰,困扰往往发生在和这些国家接触的第一瞬间——给边检人员所谓“小费”,已经成了去东南亚国家旅游的一个常识。
没有无缘无故的嚣张。甚至可以说,国内很多旅行社要对此负责。一位资深驴友介绍,通常乖乖交出“小费”的都是跟团游客,主要是导游在入关前反复交待过“尽快通关,不要耽误时间给全团人找麻烦。”这一定会助长边检人员勒索小费的气焰。
勒索的依据是什么呢?没有依据,就是各种找茬。比如,一个常见的情况是,东南亚国家的边检人员,会以“游客在入境时没有盖入境章”为由要钱,而中国游客相对欧美游客,英语水平差,遇到边检盘问无法顺利回答过关,反正边检要的钱又不多,又怕麻烦,自然乖乖掏钱。据江苏一家国际旅行社客户总监介绍,在印尼巴厘岛团队旅游中,就不止一次发现,有边检人员会“漏”盖入境章,若想回程顺利出镜,则要花上300元人民币。
对于这种不合理的行为,很多旅行社推波助澜。他们建议中国游客准备好零钱,甚至在边检还没索要时,主动递交。因为如果某个没交钱的旅客被扣留,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行程。对旅行社而言,给钱是最快速的一种工作方法。
正是因为中国游客“花钱买平安”的心态,因为旅行社懒得交涉甚至纵容的工作方式,向东南亚国家边检人员行贿,逐渐形成惯例。这些国家的公职人员,胃口越来越大,脾气也见长,发生打断肋骨这样的恶性事件,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这次事件的受害者
边境人员索要这笔钱,是小费吗?当然不是。在东南亚国家,服务业确实有收小费的习惯,很多欧美国家,也有给小费的惯例,但这都和公职人员无关。把贿金说成小费,淡化了这种行为的恶劣,变成了文化差异,变成了理所应当。
东南亚国家有很多小岛,欧美人喜欢去岛屿度假,所以东南亚国家的游客构成中,欧美人占很大比例。以泰国苏梅岛为例,基本只有三种人:泰国本地人、欧美人、中国人。没法斩钉截铁地说,欧美游客在东南亚国家一定不会有类似遭遇,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此大范围的索贿行为,确实针对中国游客。
很多东南亚国家,是欧美游客的度假胜地
一个真实的案例是,从某东南亚国家入境时,边检人员专门让中国人去某几个窗口排队,后来发现,这样做是为了把中国人分成几条队伍,确保其中没有他国游客,这样方便集中收钱,而不影响其他队伍的效率。
东南亚各国过境官,索贿的金额从一美金到十块人民币,到二十人民币,再到100、300,就是被惯出来的。据一位网友介绍,因为不给小费,整个过关的队伍卡住了,后面排队的中国游客大吼(不是吼边境官,是吼同胞)“你们不走别挡着别人的路” “就是十块钱,多大回事。”
这就是文化层面的因素。很多国人不觉得被索贿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可能和平日里的生活体验有关,这就是稀松平常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谁不遵守这个潜规则,反而变成讨厌的人,影响集体的人,不懂事的人。
类似事件,处理起来应该分三个层面。第一,如果是跟团游,旅行社应该负起保护旅客的责任,而不是只为自己省事,而教旅客“准备好零钱”;第二,既然类似事件这么多,那么一些官方的旅游协会,应该就这一问题,向境外对接的旅游机构提出抗议、交涉,让当地的旅游部门去做协调,在很多旅游胜地,旅游部门说话是有一定分量的;第三,遇到暴力事件,外交部门应该出面,最严重的情况可以召见国外驻华大使。
但是,说到底,毕竟这是国外边检的行为,他们收不收这个钱,不是中国官方能决定的。作为国内游客,要想长期、有效地保护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应该是:每一个出国旅行的游客,在遇到索贿行为时,都义正辞严地跟他说“NO!”
最后介绍一个拒绝小费的成功案例,相比于直接拒绝(可能会被打)这是态度委婉的模式,可能值得参考。
内容来自知乎网友
要让东南亚各国边检知道,中国人也反感这种行为,不是怕事的软弱者,如果坚持索贿,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增加他们的索贿成本,逐渐让这类行为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