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万众创业背后的创新驱动

热点新闻2017-01-11 10:07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沭阳全面深化改革的探索(上)

编者按 沭阳县承担着中央、省和市改革试点任务19项,被称为“试点大县”。他们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当改革遇到困难时,他们不走回头路,而是完善举措,让干部群众不断尝到改革甜头,形成可持续改革氛围,推动当地发展。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沭阳县全面深化改革的探索”上、下篇,敬请关注。

沭阳县城苏奥电商产业园里,一块显眼的大屏内容简单却震撼人心,与阿里巴巴大数据中心相连,不断刷新的正是全县即时发生的网络订单,无论销往何处,都有一道红线从中国地图上标注的沭阳射出。

2016年,沭阳实现网络销售额85亿元,农产品销售居全国县级第三名。同年10月,“第四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首次走出浙江,来自地方政府、淘宝村、高校、电商企业的代表1000余人共聚沭阳,探讨“互联网如何改变中国乡村”。这场盛会,让“沭阳模式”成为全国焦点:网络创业为什么能在沭阳蓬勃发展?

经济洼地闯新路

土里长出“淘宝村”

“你永远不知道,电脑那头喊你‘亲’的,不是客服妹子,而是一个在家创业的大爷。”在沭阳,这不是一个段子,而是平常的真人真事。

“亲,您要的宝贝已备好。”沭阳县新河镇大营村76岁单玉佩大爷,在79岁老伴的注视下,靠“一指禅”在自己的“老党花卉”页面上,敲出发单信息。

“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近年来,网络创业浪潮席卷沭阳,一个个“淘宝村”乃至“淘宝镇”应运而生。

寒冬腊月,沭阳颜集镇堰下村一片火热。家家户户都可以听到“淘宝”的滴滴声,农户的庭院里,随处可见忙着包装花木、粘贴快递单的场景。村里有家“听雨闻香”盆景园,43岁的谢春明已在此耕耘多年。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句话来自于马云,如今被谢春明挂在墙上。一个苏北农民的梦想可以做到多大?过去,谢春明心里没底,和他一样,经营苗木生意或外出务工的本村老乡们也没有底。

“2008年,我就开始尝试在网上销售盆景,虽然起步艰难,但这些年坚持下来,我看到了成效。去年,我的淘宝店销售超过160万元,利润差不多有70万元。”回忆着当初“触网”选择,谢春明很欣慰。

幸运不只属于谢春明,堰下村828户中,有400户通过阿里巴巴诚信通、淘宝网等平台开设800多家网店。2013年堰下村被评为全国首批20个“淘宝村”,去年实现花木网络销售2.6亿元。而截至2016年8月,江苏“淘宝村”数量为201个,这其中沭阳就占32个。全省“淘宝镇”有17个,沭阳占了3个。

沭阳县委书记胡建军表示,网络创业正成为“经济洼地”中的沭阳富民新基因,通过发展“互联网+实体”,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沭阳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政府搭建大舞台

创业成长无烦恼

1月5日,沭阳耿圩镇淮西村一间大棚内,沃长辉夫妻俩正为迎接多肉植物开春的销售旺季备货忙碌着。2015年,获悉镇政府规划发展多肉植物培植园后,沃长辉从上海返乡租地,建起4000平方米的大棚,一年20多万的利润是他们在沪打工收入的4倍。沃长辉的妻子刘青说:“政府的培训和帮助,帮我们用好网络,让家里这些美好的小多肉走出沭阳,走向全国。”

沭阳因势利导,着力营造有利于网络创业的环境,为农民编织网上致富梦。围绕广大创业者“入门之前缺引导、起步阶段缺培训、发展阶段缺资金、升级阶段缺人才”的痛点,沭阳不断推出举措。

针对电商起步阶段缺培训,沭阳政府花钱买服务,在城区核心商业区开展“周日下午四点见”培训活动,吸引大量创业者,去年就有1万多人参加。在新河、颜集等乡镇的“电商一条街”,政府设立网络创业公共服务中心,为“土创客”提供开店、产品拍摄及免费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为了持续激发农民创客的创新潜力,县财政安排3000万元风险扶持资金,运用淘宝大学沭阳教学基地,协助农民网商掌握更高运营技能,学会塑造品牌、运营粉丝。沭阳在全省率先开展“电商贷”业务,发放贷款9600万元,让很多创业者“轻装上阵”。2016年12月25日至31日,30名沭阳淘宝精英赴济南、南京、杭州等地知名电商企业及阿里巴巴淘宝大学学习取经。

在政府的引导下,沭阳农村电商从种植传统绿化苗木、工程苗木的“1.0”阶段,蜕变为种植新品苗木、家庭园艺的“2.0”阶段。目前正朝着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3.0”方向升级,即:以花木资源为依托,打造景观路、生态旅游度假区、特色镇、特色旅游村等“一路一区一镇一村”休闲旅游线路,推动花木经济加速向互联网经济、旅游经济、生态经济融合发展。

二十万农民返乡创业

“失落乡村”重现生机

在沭阳,过去,青壮年一代都外出打工,这些年随着家乡的迅速发展,近一半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就业。

堰下村的荣剑今年28岁,5年前大学毕业,已在城市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可看到家乡网络创业很热,学计算机的他便辞职回村开淘宝店。“村里扶持网络创业,家家开网店,可以取经的老师很多。”荣剑说,他的网店生意很不错,年收入超过百万元。

“2014年,我大学一毕业就决定回家创业,根本没想过在外找工作。”24岁的姜褚说,自己每天早上起床后,下楼到网店问问销售情况,再去门前苗圃转转。工作、生活都跟家人在一起,他感到其乐融融。

网络创业带来新机遇,留乡、返乡的年轻人多了,他们是城乡发展的宝贵资源,曾经失落的乡村迎来春天。沭阳半数以上网店由返乡农民、高校毕业生、退伍士兵等群体开办,而他们也为沭阳的网络创业注入更丰富的基因。

全国民间三大书市之一、全网美腿袜销售冠军、全网坚果类零食销售冠军……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也许你很难相信这些网销“小巨人”竟然生长在沭阳,奇迹的背后是一群返乡创业的佼佼者们。

“家乡的投资、创业环境好,电商氛围也非常好,而且政府支持力度也大,我非常庆幸能够回来创业。”30岁耿巍表示,回到家乡是他成功的开端。

谁能想到,眼前这位年轻人当初回乡创业时,口袋里仅有500元。而现在他已是淘宝天猫上的“美腿袜王子”,用户已超过了700万,年销售额1.5亿元,稳居淘宝袜类销售前三。如今,耿巍又多了一个身份:快火直播创始人兼CEO。“刚成立的新公司,主攻网红销售。我们已经拿到1000万元首轮风险投资。”这个身在家乡的年轻人,遥控指挥杭州的新项目轻松而又自然。

“除了20万返乡创业就业的沭阳人,外地前来投资、就业、安家落户的‘新沭阳人’,已经超过10万。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沭阳县县长卞建军说。

本报记者 刘宏奇 李 源 徐明泽

[责任编辑:夕竹紫天]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